近期出版的国际跨学科人文学术顶尖期刊《哲学与文学》(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Vol. 48. No. 1, 2024)以几乎一整期的篇幅讨论中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和人文学者、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宁提出的“世界诗学”(world poetics)理论建构。
受该刊主编Garry Hagberg教授委托,该专辑由编委王宁主编,由9篇文章组成。王宁的首篇文章《从比较诗学到世界诗学:一个理论建构》(“From Comparative Poetics to World Poetics: A Proposed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为该专辑定了基调,王宁首先从中国和国际的视角出发,在对世界诗学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世界诗学的理论建构。在他看来,世界诗学的建构既有世界文学的基础,同时也有比较诗学的基础。它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世界诗学是对世界文学和比较诗学研究成果的理论升华,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文学理论并没有涵盖不同民族文学和批评理论的所有经验。(2)到目前为止,相对普遍的文学解释理论几乎都是在西方产生的,很难涵盖所有的文学理论范畴和经验。(3)中国文学理论家在获得丰富的本土批评经验的同时,一直关注国际文学理论的前沿问题,尤其注重比较诗学。因此由中国学者提出建构这样一种世界诗学,有助于完善世界文学理论和概念化。
接下来的8篇文章分别从自己的不同角度讨论了王宁的理论建构,同时也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欧洲科学院院士、比利时鲁汶大学荣休教授西奥·德汉(Theo D’haen)在文章中指出,自21世纪之交以来,我们已经看到人们对世界文学的兴趣在复苏,随之而来的还有它的母体学科比较文学。许多最近的看法指责这些学科,包括诗学的子学科,与欧洲中心主义相关。尽管美国学术界的争论最为激烈,但中国学者,尤其是王宁等人,也越来越多地涉足这一领域。他在文章中回应王宁建构的世界诗学思想,并探讨了比较诗学的“重新定位”和世界诗学的可能性。
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学术院院士佳林·提哈诺夫(Galin Tihanov)的文章探讨了王宁在本期首篇文章中所建构的世界诗学概念。他通过对王宁的世界诗学观的探讨,同时也通过对西方、中东和中国的文化语境中的世界文学观与文学理论之关系、理论与诗学之关系的比较研究,认为诗学与理论应有所差别。因而在这些文化语境中,理论和诗学观念的形成和作用是不同的。对这些差异的分析涉及一个概念工具包,它超越了西方理论的当前假设。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埃德温·艾尔·斯帕克斯讲席教授托马斯·比比(Thomas Beebee)在文章中指出,王宁对“世界诗学”的呼吁是对世界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提升和规范化,这与19世纪德国传统中对世界诗歌或世界文学的呼吁中的普遍性和调和性相呼应。他以德国思想家鲁曼的系统论为视角,探讨了王宁的世界诗学思想。他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的世界文学研究,提出了三个与王宁的世界文学理论有着密切关系的设想:(1)世界文学与世界诗学是相通的,世界诗学是世界文学“造就”的准则;2)世界文学是通过使绝大多数文学隐形而产生的,关键问题是这种区分是按地理、一般、时间顺序还是按其他标准来划分的;(3)世界文学是对文学的三个阶段的考察,这种考察是世界文学的诗学。他认为这些论述可以用来解释、佐证并应用于王宁的学术思想。
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校区讲席教授顾明栋(Ming Dong Gu)在文章中指出,歌德所设想的“世界文学”概念已经成熟,因此世界文学观念的成熟要求世界文学批评和世界文学理论的出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讨论了王宁提出“世界诗学”概念和他所建构的一些重要问题。他在批判性地回顾了从民族文学到一般文学和比较文学再到世界文学和世界诗学的历史运动后,对王宁的世界诗学初步思想进行了探讨,并探讨了世界诗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是否有必要提出“世界诗论”的概念?如有必要,它的性质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构思和定义它?在概念和结构上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范式?我们如何在实践中构建它?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学术中吸取什么教训和资源来建设它?
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校区讲席教授罗伯·威尔逊(Rob Wilson)也在自己的文章中呼应了王宁对世界诗学的呼唤,他认为,世界文学必须与比较诗学的形式、价值观、术语和流派的形成融为一体,因此,亚太、印度、大洋洲、日本和中国等地的文学必须在其所有的世界创造力和跨越群岛的机构中得到更好的认可。事实上,世界文学不仅需要沿着国家和地区的“边界地带”,还需要在“跨太平洋”等相互交接的地方、地区和国家的跨国“边界水域”中形成框架。鉴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种后殖民时代的世界文学创造力和反叛力量——这意味着要认真对待这种创造世界的力量和重塑这些文学的力量——世界诗学将不得不修正、转变和分散其既定的世界文学和理论格局。
三位来自亚洲的学者也参加了围绕世界诗学的学术讨论。上海交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尚必武也在文章中对王宁的世界诗学建构作了回应,他认为,作为对王宁的世界诗学的及时而重要的建构的回应,他也在文章中讨论了三个问题。首先,结合孟而康对文学体系的追求,对他的比较诗学作了简要的回顾。其次,对王宁提出的世界诗学的宗旨和原则进行了阐述,他赞同王宁的观点,也即所有不同文化的文学理论都应该平等地进入世界诗学的理论体系。第三,他以文类研究为切入点,以叙事理论为个案,考察了王宁对世界戏剧的概念化以及探索建构世界诗学的途径。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金冰的文章在简要回顾和重新审视世界文学概念内涵变化的基础上,对王宁教授提出的世界诗学建构提出了批评性回应。她以五四“新青年派”与“学衡派”之间的文化论争为切入点,深刻阐释了世界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全球倾向与地方表现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内在张力。她认为,世界诗学的理论建构超越了地方与全球、文化相对性与普遍性的二元对立,将欧洲中心主义视角转变为世界文学的全球在地化视野,凸显中国立场,为进一步探索世界文学理论的领域界定之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香港大学教授、新加坡学者李忠庆的文章根据王宁关于世界诗学是“一个在翻译和跨文化阐释中获得并可以不断重构的开放理论体”的命题,阐述了翻译在世界诗学形成中的作用。他认为,诗学的世界化构成了对世界文学的一种对位,表现为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化界限,传播和阅读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模式。李忠庆还结合中国文学语境中的两个争论事件,阐述了世界诗学如何成为文学理论多语言、跨文化参与的平台;反过来,世界诗学的发展是如何取决于翻译和跨文化阐释的。
据悉,《哲学与文学》创刊于1976年,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过去的近五十年里,该刊一直在探索文学与哲学之间的对话,期间也邀请著名学者编辑主题专栏或专辑讨论一些跨学科的前沿理论问题。一般这些专栏由4-5篇文章组成。但是以几乎一整期的篇幅专门讨论一位理论大家的学术观点和理论建构,这在该刊自创刊以来十分鲜见。为了对人文学术界做出重大贡献,该刊在文学美学、批评理论、文学的哲学解读和哲学的文学阐释等方面提供了新鲜而激动人心的思想。该刊超越了其标题所提出的界限,有时还涉及对音乐、电影和其他艺术的讨论,以促进跨文化和跨学科的理解。《哲学与文学》的特色是生动的分类,包括长篇文章、短文、评论文章、研讨会(将一组关于特定主题或作者的文章汇集在一起)、焦点专栏(展示一组关于精确定义的问题的文章),有时还包括哲学类的创意写作。概念的清晰,人文的深度和优雅的表现始终是该刊的核心理念。此次该刊以几乎整期10篇文章专门对王宁教授的世界诗学思想进行讨论也证明了王宁教授提出的中国人文学术国际化的第四个阶段已开始逐步实现:(1)跟着别人说;(2)和别人一起说;(3)和别人对着说;(4)提出一个话题带领别人说。相信该专辑的发表将在欧美学界产生较大的反响。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供稿 作者:董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