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第七届年会举行​

来源:新华网     2022-04-19
4月15日至17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承办。23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新文科视域下的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这一主题展开深度研讨。

大会的主旨发言共四场,先后有16位专家围绕本届会议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宋炳辉教授以世界语言地理和语言史为背景,提出世界文学谱系研究的可能性及研究的基本路径。刘洪涛教授认为世界文学与文学关系是比较文学的两翼,强调要把世界文学的研究经验融入到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中来,在价值理想、学科史、研究对象、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其做出系统全面的论述,以重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基础。

在新文科建设、电子媒介和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探讨数字人文与比较文学的关系问题显得至关重要。上海交通大学的王宁教授肯定了数字人文之于人文学术研究的作用。南方科技大学的陈跃红教授详细介绍了南方科技大学新文科教育建设的实践探索经验。天津师范大学的郝岚教授在分析了“新世界文学”在教材、著作、课程、阅读等方面的优势后,指出其弊端也不容忽视。

此外,福建师范大学的葛桂录教授总结了中外文学交流的三个阶段性特征,认为必须具备史料学、语文学的研究方法与思想史的研究视阈,才能实现文学交流史的研究目标。天津师范大学的黎跃进教授认为,比较文学的思维和视野,有助于促进东方国别文学、东方区域文学和东方文学整体三个层次的研究。

16日下午和17日上午是分议题的讨论。聚焦“课程”与“教学”两个关键词,围绕“‘新文科’视域下的比较文学教学改革”“比较文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小学经典教学与研习”“世界文学教学: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实践”“比较文学教材的继承与创新”“数字人文与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人文价值提升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比较文学视域下的区域国别学研究”等议题,分为9个分会场展开专题研讨。

此外,本届大会还专门设立了研究生论坛。4月16日晚上,来自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的50余名研究生在5个分会场参与讨论。他们的讨论视角多元而新颖,既有对比较文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也有应用比较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及作品所作的阐释。研究生论坛既呈现了新文科视域下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最新成果,也体现出当前高校比较文学研究生群体的整体研究水平,彰显了比较文学学科对广大青年学子的强烈吸引力。

会议闭幕式于4月17日下午举行,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现任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教授主持,各分会场代表进行总结发言与交流。

据悉,4月15日晚上,还召开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和会员大会。经会议讨论表决,选举北京师范大学的姚建彬教授担任学会的副理事长,选举上海师范大学的纪建勋教授担任学会的常务理事,同时还选举产生了33位理事。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