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教育部办公厅获悉,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有关部署,加快虚拟教研室建设,经各地各高校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专家综合评议,教育部确定了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
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外语类学科)
据了解,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的建设目标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探索建设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虚拟教研室建设以课程(群)教学、专业建设、教学研究改革等为主题开展多元探索,重点推进以下建设任务:
创新教研形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探索突破时空限制、高效便捷、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师教研模式,形成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范式。
加强教学研究。推动教师加强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提升教学研究的意识,凝练和推广研究成果。
共建优质资源。虚拟教研室成员在充分研究交流的基础上,协同共建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知识图谱、教学视频、电子课件、习题试题、教学案例、实验项目、实训项目、数据集等资源,形成优质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开展教师培训。开展常态化教师培训,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广成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实施方案,促进一线教师教学发展。
另据了解,教育部办公厅要求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加强管理和质量监测,完善持续改进机制。
做好安全防控工作。各教研室所在高校和教研室负责人切实担负起管理职责,在虚拟教研室运行过程中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和信息安全防控工作。
建立进展报告制度。建立虚拟教研室建设进展年度报告制度,虚拟教研实验室建设试点需根据要求报送建设进展、建设成效等信息,根据质量检测信息推动持续改进。
构建交流共享机制。教育部将委托虚拟教研室建设专家组组织相关线上、线下活动,促进经验交流互鉴和资源共建共享。